一. 本科毕业:就业优先还是考研优先?
这个问题确纯属于个人的兴趣选择,并没有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标准答案。但根据我的经验,还是建议本科生优先考虑就业。理由如下:
1)社会本身就是课堂,加之就业日益艰难,如果有好的职业平台,我建议考虑优先就业。与国内用人单位重视高学历截然相反,国际大型公司为本科毕业生提供的职位比例高达80%,为硕士生提供的职位比例仅15%,为博士生提供的职位比例少至5%。如果本科毕业之后错过好的职业平台,未来将面临更大的竞争,也将影响到进一步学业发展, 国际上多数大学招聘硕士、博士或MBA都很看重职业经历。
2)根据本人十年之久指导硕士生近距离观察,积累工作经验后再去读研,无论是学以致用,还是确定研究课题,都比本科生有明显的社会阅历与经验优势,也更具有较强的社会观察与领悟能力,读研阶段确实能得到知识、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提升; 而直接本科毕业就去读研,由于没有基本的社会阅历,欠缺基本的领悟能力, 有些学生甚至无法与指导老师对话, 其文凭和学位背后承载的知识与能力大打折扣。
3)具备本科学历后,"起而行道"比"坐而论道"更重要,如果不从事学术或教学,未必一定要选择去读研;应破除"学历迷信主义",生命有限,攀登知识高峰可以作为终生追求,攀登学历高峰则大可不必!
我曾在不同场合,呼吁用人单位不要叶公好龙,千万不要“非硕士生不招、非博士生不用”! 既要更多地给本科生提供职业发展机会,也不要造成硕士生与博士生的人才培养浪费。
二、院校选择:专业优先还是名校优先?
如何选择学校与专业?:要多纬度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、未来事业发展与学校专业优势等综合因素。但许多学生及其家长往往遇到三元悖论,难以取舍,对此我有两点建议供参考。
1. 尊重兴趣爱好,听从内心召唤
选择专业应首先了解自己及小孩的兴趣爱好,而不应将哪个专业是时下热门、便于就业或者赚钱多作为首要选择标准。
风水轮流转,今天热门的,明天并非也热门,唯有兴趣与爱好是学习乃至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; 家长也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强加给小孩,自己喜欢的,小孩未必也喜欢,应充分尊重小孩的意愿; 不要担心小孩选错专业,专业选择没有错误与正确之说,任何学习经历都是人生财富。我的一个朋友是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,很期望女儿学金融,没有想到女儿却选择读取加拿大某大学的昆虫专业,毕业时赶上全球金融危机,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都很难找工作, 她这个女儿却拿到三个Offer(加拿大两个大学、一个生物研究所)。
我的一个90后朋友本科曾经被纽约、奥斯丁与芝加哥同时录取,我建议他首先考虑芝加哥,其次奥斯丁,千万别去纽约;他却说:芝加哥的经济学有点过于“仰望星空”了,位于德州的奥斯丁离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又太远,最后他选择了与华尔街最近的NYU商学院金融专业,毕业后被两家瑞士金融机构先后录用。
2. 看重专业优势,并非名校处处好
选择学校应了解不同院校的专业特色与学术优势,并非名校处处好,即使哈佛、耶鲁、牛津、北大、清华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顶尖的,这是一个常识。 就以经济学来讲,芝加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比哈佛多得多,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幽默地说:"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途径之一就是上芝加哥”; 我的一个朋友去美国读MBA, 哈佛商学院的大牌教授并没有推荐读哈佛,而是告诉不同学校的专业优势; 在商学院MBA所有课程中,战略管理和领导能力是哈佛领先,市场营销则是凯洛格领先, 哈佛难与抗衡; 创业和企业家精神是斯坦福领先, 而金融财务则是沃顿和芝加哥领先。最终我的朋友选择了具有金融专业优势的沃顿,尽管哥伦比亚更有名。无论读本科、硕士还是读博士的人,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兴趣爱好?要学什么专业及未来职业规划?再考虑报哪所学校,千万不要迷信名校处处好!
再次声明,上述建议是本人一家之言, 仅仅供各位本科毕业生及其家长们参考, 并不代表本人任职单位观。
(资料来源《信永中和研究院》)